第04版:消息

中国梅酒文化推广者梅见,会创新,懂技术方是上上策

2022-03-29 11:09:21 来源:互联网

 

疫情期间,江小白出了两张王牌,其一是梅见青梅酒,其二是水果味的利口酒果立方。尽管从发力到引爆,中国梅酒推广者梅见看似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但已经有太多迹象表明,江小白对于梅见这款产品的重视。

梅见正式上市是2019年前后,但从江小白早前的诸多媒体报道可以发现一些其他信息:大概4、5年前,其内部就成立了新酒饮相关事业部,针对青梅酒等酒种埋头研发,包括在国内外不断锁定优质青梅产区,吸引多位国家级评委等。

有不少人好奇,梅见到底是如何起势的?江小白创始人陶石泉也很少在公开场合分享关于梅见的品牌定位和战略。近日,一场内部演讲透露出梅见的底层逻辑。接下来是陶石泉演讲的部分内容:

我们花了10年做了大量的基础准备工作,比如几轮融资的钱全都投入到生产和农业上面去,建立了种植基地、原料体系。我们希望把企业做成一个根基比较扎实的全产业链企业。

我们的口味、技术如果能被市场简单模仿,我认为这个定位的根基是不够扎实的。所以,以中国白酒为基酒的青梅酒,这个产品的技术壁垒首先在于,我们拥有了单纯高粱酒的生产基础,这是过去10年打下的基础。

我们在中国白酒里面是相对特别的存在,大家追求酒体的复杂,追求重口味,我们走了完全相反的路线,我们希望满足年轻化多元口味需求以及国际化的需求。纯粹以单一高粱为原料酿酒,原料的单纯性、酿造环境的洁净度可以使酒体纯净度更高;酒体纯净度更高,匹配度会更强。这算是我们的技术壁垒。

此外,基于产品口感和技术的积累,我们另辟蹊径,以40度的江小白和23度的果立方为主打产品,梅见也推出了三个不同度数。在中国,白酒以40度和23度为主打的产品,需要非常大的创新度,在这方面我们形成了比较高的技术壁垒。

向用户交付一个23度的产品,我仍然觉得度数比较高。有一个艺术家的作品我觉得挺有意思,他有一幅作品,写的是“可以搞艺术,但是没必要”。我引申了一下,“很多场合可以喝白酒,但是没有必要”。在非应酬、非正式的场合,特别是年轻消费者并不想把自己和对方喝多的局,大家都希望身体负担轻一点,微醺的状态就满意了。